日本学界的当代中国观
众所周知,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不仅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在国外学术界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现代中国学。而30年前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出现的变化,为这门学科注入巨大能量,使该学科发展成引人注目的显学。在国外中国学的研究中,国外中国学界的“中国观”令人关注,因为该问题不仅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连在一起,与国外对中国事务的研究和理解连在一起,与中国的海外形象和各国的对华舆论连在一起,也与各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和交往方式连在一起。日本学界各个时期的“中国观”,在其探讨中国问题和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均有所体现,对日本的舆论和政府决策也有一定影响。中国是既普通又特殊的国家的看法,显然已卸去了因过去的侵华战争而背负的沉重包袱,也走出了对中国事物的困惑和不解,在面对中国崛起的事态中,其研究成果较之过去也更多地显示出了科学性和客观性。日本学界的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60年来外部形象的变化。即国外学界普遍认为,在60年前,新中国是一个获得民族解放和成功革命的国家,此后经历了令外部深感困惑的探索和挫折,现在终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为发展迅速、日益强盛、在国际事务中有一定影响力和需要加以正视的国家。
中国历史 政策环境 政府职能 国际关系
He Peizhong 何培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12-621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