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吉林省西部兼论东北平原西部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其整治途径研究

  东北平原西部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东北平原西部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土地沙漠化面积72000.28km2,占土地总面积22.24%.沙漠化部分逆转,部分仍在发展.东北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面积33850.74km2,占土地总面积10.44%,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每年以1.4%以上速度发展,草原退化达80%以上.土地“三化”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br>  “三化”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和气候干旱化,后者是草场超载过牧、滥垦滥樵和到处乱挖碱土抹房,导致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此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也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北平原西部生态环境是可以整治的,而且可见到明显效益.对它的治理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措施,主要推行以疏林、灌、草治理模式和林、果(瓜)、药(草)、杂(杂粮)治理模式.以及水利工程治理途径,针对该地区干旱缺水,必须充分利用嫩江,松花江丰富的过境水资源,进行东水西调,北水南调,将水引向西辽河平原.

生态环境退化 整治模式 土地治理 水资源利用

裘善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国内会议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暨东北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论坛

长春

中文

212-220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