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左衽: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样貌
一百多年来中国历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现代化与全球化等阶段,响应西方的挑战,努力救亡图存。但在西方力量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强大的情况下,原来设定为工具的西学,却已深深地改变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之体-在祖国大陆固然如此,在台湾地区尤然。儒家文化的困境与挑战,是既重且大。儒家有新儒家、新新儒家,正表示儒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识,不但可以与时推移,尤能与时俱进。如果孔子是圣之时者,那么儒教也就是教之时者。在无可抗拒的全球化潮流之下,我们应能审时度势,掌握住儒家的后现代精神,则一新再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儒家成为新的显学,成为指引人类的明灯,并非梦想。在全球化这个浪潮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乃是建立真正文化主体性的硬道理。
儒家文化 现代性 中国文化 民族主义
林耀福
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522-526
2007-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