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考古发现的汉魏时期伏羲女娲国像
甘肃出土的伏羲、女蜗像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区。在河西地区的中部、西部地区,从汉魏到十六国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而地上遗迹中见于莫高窟壁画中,时代偏晚。需要在六盘山周围和天水、平凉、庆阳等地的考古发掘中注意有关伏羲、女蜗的材料。一般来说,汉魏时期的伏羲图像是与女蜗图像相伴出现的,河西伏羲、女娟图像在内涵和形式上是在中原地区相关题材的影响下出现的。随着佛教的传人,伏羲、女蜗图像首先在河西可能被赋于多神教的意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的伏羲、女蜗图中,伏羲有的成了少数民族的形象,很可能伏羲、女蜗的传说在西北少数民族中也发生了影响。笔者认为,由于河西魏晋墓中出现了羌、氏、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面貌,那么这个影响的过程也可能是在河西走廊开始的。
考古研究 伏羲女娲国像 汉魏时期 甘肃省
李永平
甘肃省博物馆
国内会议
甘肃天水
中文
96-102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