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栏港十万吨级煤炭中转港区方案比选的工程潮流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嵌套技术建立起黄茅海-高栏港平面二维套网格动边界潮流数学模型,根据最新的同步水文观测资料,完成了模型研究区域内流速和潮位的验证,并对嵌套域内水力因子的传递效果进行了可靠性检查。在此基础上,用局部模型对十万吨级煤炭中转港区规划中的三个港池和两条航道所组合的六个港区布置方案进行了工程潮流计算,从中获得各个方案港区潮流场的时空分布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港区的动力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br>  计算分析结果表明:N145°航道走向与落潮流交角小,涨潮流交角也不甚大,各港池的防波堤所产生的束水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航道上段的涨、落潮流速,并且主航道靠近港池,支航道甚短,各方面条件均比N158°航道方案好。三个港池无论涨潮还是落潮,均发生比较明显的回流,综合比较后认为:B港池(南津湾港池)位置比较适中,对上游影响也比较小,主航道也不太长,并且可以有效地增加N145°主航道的落潮流速,条件比其他两个港池方案理想一些。

航道工程 潮流场 数学模型 嵌套技术

辛文杰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珠海

中文

93-102

1993-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