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新探

  在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为改革的突破口。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革新不仅必须注重维护其理论原则观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地体现新颖、趣味和实效性,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与民族地区实际的互相渗透、调整和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国家新出台的重大政策、法规、社会上相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富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等及时导入课堂,向学生传输最新颖、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密切联系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来开展教学。要巧妙运用民族高校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臆测性和实用性因势利导,利用民族高校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和立体性融会贯通,根据民族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性和好奇性因材施教。

民族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目标规划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

国内会议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457-459

2009-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