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寿螺幼螺密度对水稻秧苗的危害率及其防治阈值研究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是水稻等作物生产上重要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在东南亚各国、中国南方广大水稻种植省区扩散迅速、危害程度不断上升.如在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10% ~ 90%,在中国以广东、广西发生危害重,水稻秧苗受害率可达20%~40%,重的受害率在50%以上;在浙江以东南部稻区发生危害重,以浙江温州为例,福寿螺危害水稻成为突出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福寿螺的危害呈现加重趋势,据浙江省温州市植保站统计,2006年全市福寿螺发生面积由2005年的6.1万hm2上升到7万hm2,增长15.5%,螺害发生面积占农田面积的55.32%,严重发生面积1.71万hm2,占农田面积的13.47%,损失粮食2万t以上,严重危害水稻生产.

福寿螺 水稻秧苗 危害率 经济阈值

林定鹏 杨捷 林建迅 刘小丽 祝增荣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温州325000 浙江省瑞安市农林局,瑞安325200 浙江省文成县农水局,文成325300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31002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910-910

2009-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