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板栗居群微卫星分析
本研究利用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0对SSR引物对采自4个自然居群的69个个体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8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8.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99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77,平均PIC值为0.739,Nei’s多样性指数(H)为0.771,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141.结果表明板栗的自然居群具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居群间分化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
野生板栗 品种资源 遗传变异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程丽莉 周志军 刘建立 姚延梼 薛会霞 陈婕 黄武刚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北京 100093 北京市昌平林业局 北京10220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山西农业大学 太谷030801
国内会议
甘肃陇南
中文
157-160
2009-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