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反季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特征研究
反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在云南省增长较快,但晚疫病为害十分严重。对2005^2008年云南省反季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如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云南反季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交配型主要由自育型(SF)组成,A2交配型和A1菌株发生频率较低。晚疫病菌甲霜灵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共存,抗性菌株比例较高。反季马铃薯晚疫病菌可以克服已知的12个抗性基因,生理小种组成类型较少,但均是高度复合的小种,含有9~12个毒性因子。mtDNA单倍型非常单一,只有Ia被检测到。反季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交配型组成复杂、致病性强,自育型菌株可能在云南晚疫病菌群体的演替中起主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还揭示出当前云南省反季和大春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间没有明显的时空和地理差异。
马铃薯晚疫病菌 群体结构 遗传特性 抗性基因
曹继芬 孙道旺 杨明英 李向东 隋启君 赵志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植物病理实验室,昆明6502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中心,昆明650205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17-117
200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