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黄化病害病原的初步研究
桃树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果树,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倾斜以及农民种植结构的改变,桃树在北方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桃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成规模化,也使得桃树病害变得严重和流行起来。本研究利用巢氏PCR技术,分别使用P1/P7和R16R2/R16F2n,rtufl/ftufl和rtufAY/ftufAY分别对该病害的病原进行检测,发现其16SrDNA序列和泡桐丛枝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而tuf序列和泡桐从枝的序列也高达98%。初步确定该病害归属于16SrI组。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桃树黄化病害病原的含量远低于泡桐丛枝病害中植原体的含量。桃树黄化病害病原的初步确定,不仅使人们能够有目的的进行病害发生的防治。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同一组内不同植原体之间的基因组差异情况,从而获得不同植原体的基因组变异情况提供了研究基础。
桃树黄化病 病原检测 同源性分析 病害防治
杨旭光 高佳 赵文军 李志红 朱水芳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动植检所,北京100029;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动植检所,北京100029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91-291
200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