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自1960年代提出“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压缩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策略,到1972提出以“抗病品种为主,综合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策略以来,中国棉花枯萎病得到基本控制。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棉花黄萎病逐渐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为此,2007年本文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已成为中国棉花的主要栽培品种的现状,研究制定了一套,“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黄萎病的为害”的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经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应用,表明是一个有效的新型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IPM体系。

棉花黄萎病 病害防治 抗病机制 转基因技术

JIAN Gui-liang 简桂良 LU Mei-guang 卢美光 WANG Feng-hang 王凤行 Qi Fang-jun 齐放军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AAS,The State Key Lab.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B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509-517

200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