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多样性分析

  目的:了解更多有关烟草生态系统中自然发生的拮抗赤星病菌的细菌种群分布、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等信息,提高利用拮抗细菌生物防治赤星病的效果。方法:采用扩增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从烟草根际和叶围分离、筛选的78株拮抗赤星病菌的细菌进行了16S rDNA扩增,再用Cfo I、Dde I、Hinf I、Hin6 I共4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聚类分析,选择各类别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DNA全序列分析。结果:筛选的烟草赤星病菌拮抗细菌均可扩增得到1条大小约1.Skb的特异性核酸片段;4种酶切片段显示了筛选菌株存在显著的多样性,可明显的聚为三大类;三大类的15个代表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发现,这三大类分别属于芽抱杆菌(Bacillus spp.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肠杆菌(Enterobacter.spp.)。结论:这些拮抗细菌中,芽抱杆菌属于优势种群,占拮抗细菌的63.2%,以枯草芽抱(B.subtilis)居多,蜡状芽抱(B.cereus)次之;假单胞菌是次优势种群,占拮抗细菌的28.3%,属内种不能区分:肠杆菌占拮抗细菌的6.4%,以阴沟肠杆菌(E.cloacae)为主。有2个菌株单独成为二小类,对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这2个菌株分别为食酸丛毛单胞菌、沙雷氏菌。

烟草赤星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效果评估

FANG Dunhuang 方敦煌 YANG Bo 杨波

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Yuxi 653100,China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玉溪653100 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Yuxi 653100,China;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Zhejiang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玉溪653100;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551-551

200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