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白黄笋顶孢霉Acrostalagmus luteo-albus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自马铃薯干腐病罹病薯块上分离得到一株大量产孢的砖红色轮枝菌状真菌.该菌在PSA平板上25℃培养6d,菌落砖红色,菌落边缘菌丝白色,因大量产孢而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环纹,随培养时间延长,菌落颜色逐渐加深变暗,呈锈红色.原始自然基质上的孢梗淡红褐色,主梗色深,小梗色稍淡;孢子球呈红褐色,顶孢子球直径14.94~39.84μm;主梗直立,轮生3~8层侧枝,侧枝可再生1~2次分枝;每层轮枝上可轮生3~6个小梗或侧枝;主梗118.8~396.0μm×2.99~4.98μm;主梗有分隔5~9个;瓶状小梗12.45~26.15μm× 1.99~2.99μm;分生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大小4.48~7.47μm×2.49~3.74μm.依据其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白黄笋顶孢霉Acrostalagmus luteo-albus(Link:Fr)Zare,W.Gams& Schroers.回接试验表明,该菌对马铃薯块茎无致病性.与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对峙培养试验表明,该菌对硫色镰刀菌、草莓鲜壳孢、西瓜壳二孢、立枯丝核菌、茄链格孢、嗜果刀孢、芸薹生链格孢有明显的抑菌或溶菌作用.

potato Verticillium luteo-albus antagonistic test biocontrol

何苏琴 金秀琳 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573-573

200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