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卫宁段河道演变的遥感及实测资料分析
河道环境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下时常发生变化,用常规监测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宏观、动态、全面的研究。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宏观、可供系统地进行大尺度调查与监测的优势,而在研究河道的演变方面优势明显。根据对1976-2002年遥感图像的数据解译可知,卫宁段黄河在26年间,河道逐渐变窄,上游辫状河段有曲流化趋势;中游河段大的心滩逐渐变小,辫状河型的曲率变小,河道变得顺直;下游辫状河型变化不大,河势变得更不稳定。根据1993年、1999年、2001年的实测河道断面数据,计算出的河槽形态指标显示:WN08断面至WN12断面为辫状河段,1993-2001年8年间,均处于淤积状态。清水河入口下游的WN15断面至WN17号断面,为稳定的弯曲河段。WN19断面至WN22断面为辫状河段,该河段冲淤变化大,在洪水期应该加大对该段黄河的治理。
河道演变 遥感图像 数据分析
范小黎 王随继 赵晓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0-17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