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侵蚀劣地不同生态恢复阶段植被和土壤特征

  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侵蚀劣地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植被和土壤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群落演替的发展,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恢复到针叶林阶段达到最大值。土壤全氮含量、水解氮含量及有机质含量都逐渐增加,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钾素含量则随着植被的生长表现出减少的趋势。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也逐渐增加。结果显示侵蚀劣地通过生态恢复,植被和土壤特征均能得到明显改善。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 物种多样性

Xu Qinxue 徐勤学 Sun Yanyan 孙艳艳 Li Zhaoxia 李朝霞 Cai Chongfa 蔡崇法

Key Lab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第十届海峡两岸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217-225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