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区位资源上有着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但也存在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等限制因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几种与当地资源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上农下渔模式、林粮间作模式、草牧结合模式和滨海养殖模式等。在黄河三角洲开发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盐渍化土地,开展耐盐植物研究,提高农业水生产力,开展盐渍化土壤的水肥耦合效应研究,逐步实现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水资源 土壤肥力 黄河三角洲
Li Qiuyan 李秋艳 Cai Qiangguo 蔡强国 Fang Haiyan 方海燕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26-233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