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映秀湾水电站首部枢纽灾后恢复重建设计

  本文通过对映秀湾水电站进行广泛的灾后调研和检测,基本掌握了“5·12”汶川地震对该工程闸首结构的震损情况,初步得出电站震损较重、主体结构受损较轻的结论。依照最新地震参数和现行规范对闸首结构进行抗震复核,结果表明除右岸接头坝外,闸首主体结构设计能较好满足现行规范和抗震要求。根据接头坝基础沉降不均匀的问题,对坝基进行贴补混凝土与固结灌浆等措施加固;为便于统一运行管理,对漂木道闸室闸门等进行改建。按照地震检查情况,对受损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按前期成果与本次钻孔取样分析,闸基下部砂层地质判别为可液化砂。由于设计采取防渗墙与下游沉井围封的措施进行处理加之电站经长期运行后土层固结良好,在遭受强震后各泄洪闸间错位较小,闸室基础沙层未发现有大范围液化现象,闸体结构抗震与沙层处理基本上是有效的。总之按照规范要求认真作好基础处理工作对减轻或消除震损关系重大,闸上建筑结构是闸坝建筑薄弱部位,设计时应适当加强。可液化砂层理论上在遭遇强震时难以避免液化,但通过适当措施改变沙层边界条件则有可能减弱液化程度,进一步的试验分析论证工作还在进行中。

水电站 闸首结构 抗震设计 灾后重建

张琦 彭文明 胡永胜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72

国内会议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抗震减灾专题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484-498

2009-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