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癌767例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胃癌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施以正确的“法”、“方”、“药”,但中医的辨证论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对胃癌的辨证分型,更是种类繁多。笔者初步统计的文献记载的胃癌辨证分型种类(包括类似同一种证型而称谓不同者)多达87种,而且对胃癌的分型有三型、四型,最多为七型。这给临床治疗和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便,使研究的可重复性差,临床中无统一标准。循证医学为中医注入新的活力,为研究及制定统一标准,为中医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笔者采用病证结合方法,遵循中医临床观察特点,设计症状、体征调查表,收集临床手术确诊为胃癌患者的四诊资料,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统计方法以期能发现胃癌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确立临床实用的胃癌辨证方法提供依据,为胃癌中医证候标准化、病机探讨及论治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证据。”从767例胃癌患者的6种证型分布,按所占比率从多至少依次是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疲毒内阻型、气血双亏型、痰湿凝结型、胃热伤阴型。这一结果与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归纳的证型中出现的频数、例数大体一致。本结果提示,临证治疗胃癌,在祛邪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须注重顾护正气,必要时标本兼顾,虚实同治。从多角度广泛收集与胃癌相关的118项指标,运用率的比较卡方检验筛选出胃癌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包括中医四诊资料在内。结果发现,在临床辨证中证型特征性证候较明确,但对胃癌整体辨证中不仅包括典型特征性证候,而且包含其他证候,如肝胃不和型便秘44例,占便秘总人数的32.4%;腹泻10例,占腹泻总人数的16.1%。

胃癌 中医证候 辨证论治 效果评估

许玲 魏品康 秦志丰 孙大志 姜林娣 施俊 刘龙 陆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广州

中文

194-202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