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沈宝藩教授中风偏瘫中医药康复治疗经验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尤其是中风后的偏瘫,使患者失去自行活动能力,甚者生活不能自理。沈宝藩教授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的病证,其本为年老气阴亏虚,阴阳失调;其标为风、火、痰、瘀,痰瘀交阻是中风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偏瘫乃本虚的基础上,标邪痹阻经脉所致。沈老师认为,中年以后,五脏功能渐衰,气血津液的化生、血液的运行及水液的输布功能日渐衰减,气血运行失畅常致血瘀病证。瘀血停积,阻滞脉道,影响津液输布聚而为痰湿。正所谓痰瘀同源,二者可相互影响。沈教授根据这一理论,对于中风病的治疗遵循标本兼治之法。治本以补气为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治标则倡导痰瘀同治,而且将此法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强调“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痰一化,窍自开,络自能,风自清。”其创立的系列通脉方,即补气脉通方、化痰脉通方和平肝脉通方用于临床30年,对中风偏瘫的治疗疗效显著。

中风偏瘫 中医药康复治疗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陈红霞

广东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广州

中文

250-254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