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冰健脾补肾法治疗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很大差异。近年研究发现,粒细胞生成障碍、破坏消耗过多,及分布异常、释放障碍均可导致粒细胞减少。对其治疗目前以升高白细胞的方法,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有较好疗效,但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能超过两周,且费用昂贵。中医药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的感染期虽不能单独应用,但与抗感染、输血结合起来可大大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在白细胞减少阶段,梁冰教授使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经验。<br> 梁教授认为,白细胞减少症病因复杂,必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药物致病者,多起病急骤,证候凶险,患者常恶寒高热,咽喉肿痛,头痛,周身疼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身有散在紫斑或舌出血泡,舌质红绛,黄腻苔,脉洪数或滑数。如不及时治疗,有死于感染败血症的危险。此症多为外感温热毒邪,气阴两伤。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方以犀角地黄汤合玉女煎加减。除温热之邪致病以外,尚有气血不足、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证型。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治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其中,补骨脂、仙灵脾、肉桂等对阳虚型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且作用持久。证属肝肾阴虚者,治以滋阴补肾,益气养血,选用大补阴丸合龟鹿二仙胶加味。鸡血藤、当归在各型均可选用,其升白细胞效果明显。女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稀、白带过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滑细者,可用完带汤加减。该方既可改善症状,又可使白细胞升高。
白细胞疾病 中医治疗 健脾补肾法 疗效评价
周红
广东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77-280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