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类疾病从脊柱辨治初探
情志类疾病多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突然强烈的或持久的刺激,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笔者多年从事脊柱相关疾病的手法治疗,根据自己临床认识从脊柱角度对本类病发生及治疗进行了一些总结。首先从经络循行来看,脊柱与督脉和膀胧经位置最近。其次,从脏腑对应关系角度来看,脊诊学认为,胸椎1~3代表肺金,胸椎4~6代表心火,胸椎7~9代表肝木,胸椎10~12代表脾土,腰椎1~代表肾水,此种归类方式系从临床观察得来,与传统针灸学中背俞穴与脊柱的对应略有出入。在此理论指导下对于情志类疾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外加以整脊疗法多可取得显著疗效。本类病的发生初期不容易引起医生注意,因患者来就诊时多是以躯体不适为主,此为本类疾病之标,往往忽略了情志方面—致病的根本,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在接诊时仔细询问病史,避免漏诊。脊柱处于人体的正中,其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其重要的功能,脊柱源性疾病逐渐被各专业科室所认识,在一些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进一步揭示脊柱与各脏器的内在关系,确立行之有效的手法是今后脊柱相关疾病发展的方向。
脊柱疾病 中医理论 情志学说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王遵来
天津北辰北门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84-38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