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药治疗干扰素不良反应的体会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抗病毒是关键,干扰素治疗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疗程相对固定,IFN-α有许多不良反应,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为轻度或自限性,而5%~8%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减量或停药,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笔者在临床中进行探索,发现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能较好地完成干扰素治疗的疗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从使用干扰素后患者临床表现来看,笔者认为,干扰素属于温热之品,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在卫可出现恶寒发热;热邪易耗伤阴津,炼液成痰,导致湿邪内困中焦,脾胃湿热,出现纳呆、乏力;由于湿邪内困中焦,脾胃纳运功能减弱,气血亏虚,出现贫血、脱发、皮肤瘙痒干燥;温邪深入营阴,上扰脑窍,可以诱发癫痫、嗜睡、精神错乱、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

干扰素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黄峰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广州

中文

553-555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