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坡折带塔中83井区气侵定量研究

  喜山期过量干气对塔中Ⅰ号坡折带古油藏的气侵作用导致了油气分馏形成次生凝析气藏。前人关于塔中地区气侵的研究多数是定性描述,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以塔中Ⅰ号带塔中83井区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该区的成藏地质条件,总结了其油气性质、组分的特征,开展了全油正构烷烃定量测试,计算了正构烷烃损率,对研究区气侵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沿塔中82走滑断裂和塔中Ⅰ号断裂交汇部位充注的高—过成熟度干气导致了研究区油气分馏,原油的低碳数正构烷烃溶于气相,形成了奥陶系次生凝析气藏。分析正构烷烃损失率Q发现,在平面上由北西向南东Q逐渐减小(12%~86%),为塔中83井区气侵程度提供了定量证据。因此,大断裂附近的斜坡上倾方向应是寻找碳酸盐岩油气高产井的有利地区。

次生凝析气藏 气侵作用 成藏地质 正构烷烃损失率 定量检测 塔里木盆地

李卓 姜振学 庞雄奇 杨海军 黄玉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841000

国内会议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77-284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