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相盆地油气远距离运移成藏条件分析--以吐哈盆地西部弧形带为例

  吐哈盆地西部弧形带是断裂相对不发育、构造幅度平缓的简单构造脊,远离生烃凹陷,油气从胜北次凹沿着西部弧形带构造脊进行了超过60km的长距离运移,沿着构造脊一线形成一系列油气藏.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西部弧形带油气主要有三种类型:煤系油、湖相油和二者的混合油,主力油层原油以煤系油为主,混有少量湖相油,其他含油层位为煤系油.针对烃源岩、输导和盖层条件对西部弧形带油气成藏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远距离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如下:1.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源岩和七克台组湖相源岩供给充足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2.在源岩大量排烃期由东向西持续隆升的构造脊严格约束油气运移指向和油气藏分布;3.主要由不整合面和砂体组成的侧向输导网络的是油气远距离运移的关键因素;4.白垩系和第三系良好的区域性盖层防止油气在长距离运移路径中大量散失.

油气藏 成藏地质 油气运移 分布规律 吐哈盆地

刘江涛 黄志龙 王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库尔勒841000

国内会议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05-316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