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底扇储层构型浅析--以西非某油田为例
时至今日,深水沉积的研究仍然是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深水沉积的认识,提高地质建模的精度,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深水海底扇沉积模式的基础上,以西非某油田深水沉积为例,主要利用岩心资料,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探讨了深水海底扇的成因机制,划分了构型单元的级次,浅析了单一浊积水道和单一朵叶体内部构型模式,建立了多河道迁移的概念模型。研究显示,深水海底扇的形成是多流变、多因素控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沿迁移方向,流变过程为滑动—滑塌—块体碎屑流—浊流,地质构造作用和海平面升降往往是控制扇体规模的主要因素,水道的弯曲程度主要受地形、沉积物粒度、限制性峡谷等因素的控制;深水海底扇构型单元可划分为六个级次,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由于尺度差异,需要用不同的资料进行识别;单一水道沉积由多个韵律段组成,各砂质韵律段由下往上厚度变薄、粒度变细;单一朵叶体由多次事件性沉积组成,可分为水道化朵叶体、朵叶主体、朵叶体边缘、近朵叶体边缘和远朵叶体边缘五部分。
油气储层 深水海底扇 沉积模式 构型分析 浊积水道
赵晓明 吴胜和 岳大力 刘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22-728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