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视觉趣味的“红光亮”
“红光亮”三个字,从一方面看是对“文革”美术的蔑称和批判,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对某种视觉趣味的概括;从一方面看是政治狂热、虚夸煽情,从另一方面看则是真情实感、淳朴理想;从一方面看是政治显意识,从另一方面看则是集体无意识。前者浮在洪水表层,后者则藏在了激流深处。“文革”时期大量的“红光亮”风格的美术作品在洪水表层煽情,目前的研究者多以这类作品为“文革”时期的典型作品。而笔者更关注的是另外一些“红光亮”风格的美术作品,那些没有满足于表层的政治显意识,而在激流深处发掘“红光亮”风格的美学内涵的作品。
美术事业 艺术创作 视觉趣味 红光亮风格 美学内涵
刘骁纯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9-102
2009-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