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美术--以广东美术的历史发展为中心

  在“社会主义新传统”的构成中,美术事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巨变,需要极其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力量整合,在情感与审美方面也需要有一种彻底的、全新的建构过程。美术与文学等事业的作用首先就是使情感与审美成为一种建构历史观念、促进制度认同、培养新的精神风貌的有力工具。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研究角度来看,1949年以后的美术发展具有极为明显的解构与建构、断裂与开新的时代特征,正是这些时代特征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美术事业的本质特性。<br>  而从国际共运的角度看中国革命,后者往往呈现出更多的特殊性:阶级力量、路线方针、运动目标、斗争方法等等,几乎在所有问题上中国革命都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另类。<br>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质、美感和成就在世界左翼艺术中也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另类,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与实践都具有独特的意义。<br>  以上两方面正是本文论题所蕴含的基本主旨,核心的问题是在对于历史真实的描述中还原社会主义美术“新传统”的精神观念的发生和发展史。本文虽然以广东美术为选取研究案例的中心,但所反映的问题与意义是普适性的—这是因为,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精神生活与文化生产的高度统一性是史无前例的。

美术事业 历史演变 文化创新 艺术表达

李公明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国内会议

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73-480

2009-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