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生命教育思想--兼谈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同时《弟子规》作为一部蒙学教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幼儿教育仍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幼儿教育 生命价值 行为规范 《弟子规》
方桃华
江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79-384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