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计划向自由:中国科学传播亟待转型

  中国的科学传播正处于转型阶段,这是过去几十年发展历史证明的。人们从过去的以国家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到现在受到科学技术和工程的飞速发展的影响而引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所导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公众的利益的关注。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应用科学具有其利益性,这种利益导致科学家团体的传播态度的变化。而公众的科学素养低不能成为公众不能参与科学决策的理由。公众的参与才能根本上导致科学信息的自由流动。公众的参与需要科学家的启蒙,而启蒙是需要方法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公众是“可以被教化的”科学传播的模式在世界上流行的两种模式应该引起科学家对自身传播行为的理念和模式的思考。然而,通过媒体的彩色玻璃,科学被描绘成美妙的结果,而科学家的艰辛、曲折、失败,以致可避免的丑闻被删除。科学的本质的扭曲导致其传播的结果与伪科学的结果相一致,其达到的目的与传播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科普工作 知识传播 社会价值 媒体机构

李大光

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9-26

2008-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