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刍议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林可持续发展

针对占江淮分水岭地区82%以上的农用岗地,将其部分调整为经济林、混农林业,牧草等,增加森林覆被率,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达到“把水留住”目的.本文分析了该区域发展经济林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对其不利因素提出了有效对策.提出适宜发展和引进的树种、品种.针对土壤粘重板结、通透性差、肥力低等现状,提出了全面深翻或沟槽整地、覆埋作物秸杆、增施有机肥等措施.采用生草覆草制的土壤管理制度,改变清耕制、覆膜制,以改良土壤和促进果树早结实.选择适宜的牧草新品种,发展牧业,过腹还林;利用当今视作“废物”而燃烧的作物秸杆,采取客草覆盖技术,促进养分再循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果园投资投工,使果树实现优质丰产,从而达到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Watershed division of Changjian River and Huai River economic forest spec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肖正东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2007年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会议

安徽合肥

中文

256-256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