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本文通过建立含内部消费习惯的消费者跨期最优模型,运用1991-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都呈现出对预期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过度敏感性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非耐用消费支出变动的过度敏感性低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过度敏感性表现出收入变动的对称模式,参数估计支持“短视行为”假说,原因是城镇居民承担了更多的由改革引致的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而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过度敏感性则表现出收入变动的非对称形式,参数估计支持远期流动性约束假说和“损失厌恶情绪”假说,“损失厌恶”情绪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变动之初抵达最大值,然后逐渐平复,即便陷入经济危机,消费增长的负向变动也不如收入增长的负向变动之初来得剧烈。农村居民的损失厌恶情绪与远期流动性约束以及个体认知理念上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有关。
城乡居民 消费行为 过度敏感性 面板数据
李凌 王翔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58-275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