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干热河谷区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研究
伴随雅砻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陆续修建,形成了大量的水电站弃渣场,破坏了该地区的原始景观格局,最终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退化。由于于热河谷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水电站弃渣场的易滑动、不稳定、裸露无土、渗水快、保水差等异质特性,故而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成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难点。本文以雅砻江流域锦屏二级水电站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借助乔-灌-草复合模式,采用商品植物先锋引导,乡土植物建群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通过不同时间植被生长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水电站弃渣场经过植被恢复处理后,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度,从而增强了抵御土壤侵蚀的能力,对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具有较积极的效果。
雅砻江流域 弃渣场 植被恢复 生态系统
陈敏 李绍才 孙海龙 田甜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610064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610064;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中国,100875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中国,100875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948-1952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