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盐量平衡及湖水咸化过程分析
博斯腾湖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开发活动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湖水咸化加剧,已演化成为微咸湖,水盐收支失衡是博斯腾湖咸化的原因。本文以矿化度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1976-1999年间的逐年的水量资料,对盆地及湖区的盐量收支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及博斯腾湖的盐量收支均有较大的年变化。带入盆地的盐量95%来源于河流,年平均值为99.6±21.0(104 t),其年变化取决于气候因素导致的河流水量变化;湖区的盐量主要来源为开都河和农田排水,对应的年际变幅分别为17×104 ~80×104 t、28×104 ~79×104 t;盆地及湖区排出的盐量年变化较大,主要受人为调控的支配。博斯腾湖的成化原因分析是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在博斯腾湖的不同情景下,推算了湖水矿化度的极限值;从理论上指出博斯腾湖属于微咸湖泊,其稳定矿化度为1.1g/L。
湖水咸化 含盐量 博斯腾湖
赵景峰 范敬龙 乌帕尔 王石英 彭文甫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学院,成都,61010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巴州环保局博斯腾湖研究所,库尔勒,(83)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学院,成都,61010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942-946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