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流域水污染负荷分配方法研究及其实践
目前,湖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配的方法在公平、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符利益相关者无法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负荷削减。尽管美国环境保护总署提出的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TMDL)为湖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思想,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分配方法及实施过程。因此,在湖泊流域污染负荷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决策者无法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水污染负荷分配,难以在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从而导致湖泊资源不能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水污染防治思路,将湖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配分三级进行,建立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湖泊流域分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层次结构模型。一级控制分配是采用最小边际成本的方法在点源和非点源之间进行分配,内源负荷根据其贡献率确定削减量;二级主要在各点源之间进行分配,采用的方法是环境基尼系数法,保证各分配单元之间排放的公平性;三级分配主要是在各排污口之间进行分配,采用湖泊水体水动力水质模型优化方法,以水体水环境功能目标和水体纳污能力要求为分配的控制标准。在一级控制分配中,以保护湖泊总体水环境为目标,体现总体边际成本最小;二级控制分配充分体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基于经济产值/人口的环境基尼系数作为在排放水污染负荷的各区之间控制分配的依据;三级控制分配以模型优化为基础,综合考虑湖泊水体污染负荷削减。最后将该控制分配的过程在汤逊湖流域进行了实践,为湖泊流域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配提供参考,为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水污染 负荷分配 总量控制 湖泊流域
肖伟华 庞莹莹 秦大庸 涂金花 杨贵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1 武汉市水务局,湖北武汉430014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90-394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