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界限特征看趋向补语的教学

处所宾语和趋向补语“来、去”的共现结构在现实语言中极少使用.但在教学中,教师常只是一味强调处所宾语和“来、去”的关系问题,并不指出共现结构的使用条件,结果会使学生造出很多合乎语法,但并不存在的句子.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关于界限特征的理论,分析各种动趋结构的分布情况及其规律,认为复合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共现结构描述已发生的现实的动作,在句中充当主要谓语动词,其他动趋结构则可描述尚未发生的非现实的动作,或作为连动句的第一动词,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词汇语法手段,用来描述现实的动作,在句中充当主要谓语动词.

界限特征 分布 使用条件

郭晓麟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

国内会议

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36-543

2008-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