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次国际贸易学教学科研比较及反思
长期以来,美国国际贸易学研究一直引领着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为什么美国国际贸易研究能代代蓬勃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对比中美高层次国际贸易教学和研究四大方面的差距,指出:在教师方面,美国具有充足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而我国具备系统专业训练的国际贸易学教师仍极度匮乏;在教学管理上,不同于我国目前考核筛选机制呈现的“两头重,中间轻”现象,美国除了重视入学和论文两头外,中间环节的考核机制非常严格;在教学内容上,美国非常注重教学的递进性和前沿性,而我国国际贸易教学递进性差,前沿内容把握不足;在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方面,美国具有完备而易于获取的信息资源,而中国信息资源短缺。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我国高层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从社会方面,除了进行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学和科研创新机制外,相关政府要完善信息资源,加速推进我国数据资源共享制度;从学校方面,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搭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从教学管理方面,要严格硕士生、博士生教学质量,作到“三个一”和加强中间环节的考核。
国际贸易课程 高等教育 教学管理 教师队伍 教育质量
陈丽丽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730-733
2008-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