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EC、T213、GRAPES的格点场、气象常规观测及TBB等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至7月4日西藏发生的持续强降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和高(低)空急流对强降雨的贡献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雨发生在欧亚两槽一脊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原低涡切变是强降雨的重要影响系统.午后沿高原低涡切变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形成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 MCS),云顶亮温TBB值低于-75℃,已具备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某些特征.5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孟加拉湾是重要的水汽供应源地.水汽通量辐合区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北侧,强降雨区出现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南侧.西藏高原500 hPa辐合、200 hPa辐散的垂直散度场配置,利于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发展.低层增温、增湿与地形的抬升作用为浪卡子冰雹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零度层高度(H0)提前10个小时左右出现的急剧下降,对冰雹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对T213和GRAPES数值产品的检验表明:T213较GRAPES对高度场的预报略好;温度场预报两种数值产品差异较大,T213与实况较为接近,GRAPES明显偏低4℃左右;降水预报T213和GRAPES各有优势;与实况降水量比较均呈现偏小,其中GRAPES偏小幅度较T213大,对强降雨中心预报GRAPES较T213好.
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 云顶亮温(TBB) 急流 水汽通量 散度
何晓红 假拉 罗布坚参 代华光 崔琦 余燕群 赤曲 普布次仁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拉萨85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9-187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