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特点及预报难点分析

200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呈现生成个数偏少、台风生成源地偏西、初台登陆时间早、登陆偏多且登陆热带风暴占生成热带风暴比例高、登陆强度大、深入内陆少、造成灾害偏轻等特点.本文还针对几个对我国有明显影响的台风先后分析了在路径预报、强度预报和风雨影响预报方面的预报难点及相应的预报着眼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首先在台风路径预报方面,今年的6号台风”风神”是今年路径预报误差最大的一个,通过对其大的路径预报偏差出现的位置和时间的分析发现,”风神”外围出现强对流云团阶段其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较实况明显偏东.由此看出业务预报中除了考虑大尺度环流条件外,对台风外围对流系统的演变也要加强关注;另外今年13号台风”蔷薇”和14号台风”森拉克”先后登陆台湾后,都在我国浙闽近海滞留较长时间,但最终并没有登陆我国大陆,中央台的综合预报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排除它们登陆我国大陆的可能,限于目前资料的限制和日益增加的预报服务压力等因索,对这种近海活动的台风在业务预报中很难给出非常确定的预报.目前已经开始科学试验的飞机观测可能是将来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次在台风强度预报方面,今年的14号强台风”黑格比”在广东西部近海加强并维持,这与通常情况下台风近海减弱截然不同,预报难度很大,从目前分析来看广东近海的高海温是其强度加强并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台风”海高斯”二次登陆广东吴川后明显减弱,停止编号,但当其靠近珠江口西部又有所加强,造成珠江口附近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强降水,业务台风预报对台风登陆以后强度的再度加强估计不足.另外在台风的风雨影响预报方面,台风”风神”和台风”蔷薇”的降水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不对称性,业务降水综合预报对这种显著不对称的台风降水预报不理想.在台风造成的大风预报方面,也存在与降水预报类似的特点,即准确率不高、欠精细.建立针对台风的高分辨率的区域模式可能是解决台风风雨预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008年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 热带气旋特点 预报难点

张玲 刘震坤 张守峰 高拴柱 顾华 许映龙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13-222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