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究竟是不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黏性均衡定价及基于定价汇率的升值新概念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黏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最优化方法、时间序列单方程等模型方法,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黏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年至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黏性均衡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还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概念及其度量。应用这一概念,度量了1993年至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的升贬值度量。对人民币黏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人民币汇率 本币升值 定价汇率 黏性价格 均衡定价

刘纪显 吕江林

广东商学院,广州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国内会议

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昌

中文

302-324

2007-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