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中国水资源保护的瓶颈——制度分析与建议

中国水资源保护的形势很严峻,水环境恶劣的状况难以改变,根本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制度不合理,三类水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者、污染者/多用水者、受污者/亏水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不顺,导致了水资源滥用和水环境破坏.水的制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激励机制不足;(2)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3)缺乏有效的受损者利益保障制度.从法律层面而言,是因为环境权、水权等重要的权利制度没有写进法律,法律赋以公民参与环保的权力太小,有关法律对污染者的惩治力度偏轻,法规的操作性不强.提出了在《宪法》、《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环境权、在《水法》中明确水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在有关法律中扩大公民以环境公益诉讼为核心的环境参与权、具体明确政府负责的环境质量指标及奖惩措施等建议.
水资源保护 瓶颈 制度 法律 水利益相关者
贾绍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321-325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