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抗震能力储备的量化表达与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结构的抗震能力储备,对抗震能力不足的结构适当改进,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结构在地震,特别是大震、巨震下的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5.12”汶川地震中砖混结构典型工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依据的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和建设场地等因素不同的情况下,已建立的砖混结构抗震能力储备系数和破坏程度的对比关系仍然成立.
砖混结构 抗震能力储备系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防烈度 建设场地
赵世春 刘艳辉 张杨 寇举安 牟朝志 孙玉林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都江堰市建设局 汶川县建设局 茂县建设局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56-461
2009-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