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中下游鱼类洄游的恢复与保护——乌江试点项目
长江流域淡水鱼资源丰富,在长江及其支流上修筑水坝防洪、发电,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的同时,也对生活在其间的鱼的种类以及数量造成严重威胁.中国与荷兰合作,在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乌江上开展了试点研究.开展此项目的目的是让鱼类能在乌江彭水水坝处洄游,深入研究在长江流域高坝环境中鱼类洄游存在的困难,探索为其创造洄游鱼道设施的可能性.研究过程中,采用三步法突破洞游屏障,实现鱼类洄游.详细描述存在的洄游问题,言明其特点、大坝的具体情况以及河区范围、现有的洄游鱼种;列出可能解决彭水水坝鱼类洄游问题的方案清单;然后,根据鱼类成功洄游的各项重要标准给这些方案打分,进行排名;最后,根据由专家和股东组成的国际小组所制定的权重因子,对方案进行加权后排名.研究发现,在彭水水坝的东边修建一条池堰式鱼道是最有效的上溯洄游鱼道设施;在西边修同样的鱼道效果次之;再次是使用升鱼机.漂浮式的捕捉转移设施得分较低,但该方案成本相对较低,实施时无须对坝址进行大幅度调整.从这个试点项目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对长江中鱼类洄游的恢复与保护问题的未雨绸缪是极有必要的.建议创建长江流域中下游鱼类洄游恢复保护决策支持系统.
乌江 彭水水坝 长江流域 鱼类洄游 多标准分析 决策支持系统
ZhengJ. ChangJ. HanD. ChangJ. VanNunenM.E DorstK. KroesM.J. VrieseF.T.VisAdvies
水利部水生态所 荷兰交通、公共工程&水资源管理部 荷兰新维根鱼类生态研究
国内会议
三峡
中文
158-16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