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治理和侵蚀控制:中国四川省小型集水方法示例
目前,全球土壤表面的24%显示土壤退化的迹象,其中1/5为农田(Bai等,2008).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增加土地的生产力以及增强水土保持力的技术创新已部分缓解了对全球食品生产的影响.但是,随着食品、饲料和非食品生产需求的日益增长,农业生产在某些地区正得到强化,随之而来的是防止农业用地退化变得比以往更为迫切(Lal,2008).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地退化的过程之一.土地利用行为对流失的产生和土壤侵蚀具有明显影响,后果是给下游地区造成洪灾危险.中国是稳定或降低农业土地面积的众多国家之一,同时在劳动力和多样性投入,尤其在肥料、杀虫剂和水等方面正在强化农业土地的利用(Maa,2005;OECD,2007).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工业化以及快速的城镇化.与此同时,最近的研究表明,土地总面积的23%以及可耕地的40%由于其他过程中的水和风的侵蚀而遭受土壤退化(Bai and Dent,2007;Harte(rn)ink,Veldkamp and Bai,2008).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中国的实际洪水治理行动,并且验证及确认了侵蚀模型LISEM,作为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行为对侵蚀和洪灾所造成的影响的第一步.洪水治理项目的回顾显示河流盆地中的大规模洪水控制基础设施工作越来越多,而仅在某些局部地区存在着非常少的洪水管理办法.此外,事实证明LISEM是将土地利用行为与某些局部地区存在的流失的产生及土壤与营养损失联系起来的一项合适工具.本信息可用于扩大土地利用行为对土壤侵蚀和洪灾灾害的影响.作者主张对小规模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当地股东的参与给予更多关注,以成功减轻下游河流平原地区土壤侵蚀和洪灾的风险.
SimoneVerzandvoort ChristyVanBeek CoenRitsema HuangJinchi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中心绿色世界研究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三峡
中文
167-175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