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
碳关税政策作为一项边界调节机制,其目的是弥补因二氧化碳减排导致本国生产的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损失,它具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碳关税政策违背UNFCCC的基本原则和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但可能适用WTO/GATT的一般例外条款.本文在分析中国工业品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基础上,采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碳关税对中国工业生产、出口、就业的可能影响.本文模型的评估结果表明,每吨碳30美元或60美元的关税率可能使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下降0.62%~1.22%,使工业品出口量下降3.53%或6.95%,同时使工业部门的就业下降1.22%或2.39%,而且以上冲击可能在5~7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产生持续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被认为不属于能源密集型或碳密集型行业的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等机械制造业的出口和就业也可能面临较大冲击.针对碳关税政策可能对中国工业生产、出口、就业等各方面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冲击,本文提出了几条应对策略,并提出了针对碳关税政策的反制性策略.
碳关税 碳密集型产品 工业品出口 CGE模型
沈可挺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47-260
2009-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