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对井井距对孔隙型热储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分析
本文对天津地区面积为532.86 km的孔隙型热储的研究区域建立了地热地质和数学模型,采用TOUGH2模拟了两年的历史数据,模拟结果与历史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回灌率分别为60%和100%,对井井距从700 m逐步减小到250 m时的热储压力场和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开采井压力随着对井间距的减小稍有上升,这是因为回灌冷水对开采井的压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井距越近,补偿越明显.当采灌对井间距由700 m逐渐减小至350 m时,TG07和TG17地热井的水温无明显变化,这是由于回灌冷水在孔隙型热储内水流缓慢,同时回灌冷水在非采暖期可充分吸收岩石中的热量,延长了热突破时间;而当井距进一步缩小到250 m时,两井的水温在一定时间后明显下降,此时回灌冷水与地热水之间水力通道缩短,但经过3~5年后,冷流体到达开采并,导致地热水温有较大下降.因此,建议对井井距不得小于250m,以免发生热突破,影响热储的温度场.
温度场 井距 压力场
朱家玲 雷海燕 杨玉新
天津大学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天津300072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天津30002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70-176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