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子垃圾集散地居民重金属暴露水平与遗传性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暴露电子垃圾处理地居民铅、(镉)、铜内暴露水平与淋巴细胞微核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和尿中铅、(镉)、铜水平;胞质阻滞双微核实验测定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结果:暴露区居民血铅和尿铜平均水平分别为11.53μg/dL和25.44 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人群平均微核率(4‰)是对照组平均微核率(1‰)的4倍,年龄是血镉增高的危险因素(OR=1.1,P<0.01);性别是降低血镉的保护因素(OR =0.1,P<0.01).电子垃圾拆解职业暴露史是影响血铅水平及微核率的危险因素(OR =2.9,P<0.05;OR =6.7,P<0.01).血铅水平与微核率呈正相关(r =0.204,P<0.05).结论:电子垃圾处理环境的铅、锅、铜污染可能引起拆解地居民细胞DNA损伤.

电子垃圾 血尿 铅 (镉) 铜 微核率

陈兰 石吉彬 郭欢 虎风仙 刘卫东 袁晶 邬堂春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武汉市第三届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421-42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