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推行农业保险的理论难题与现实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逐年扩大,受灾程度日益加剧.因此在国家救济之外,许多学者提出借鉴国外的农业保险制度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农业巨灾风险.与单纯的灾害救济相比,农业保险不易导致道德风险,有利于救灾资金的合理配置.但当前的农业保险体系在运营模式、推广思路到定位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理论难题.此外,许多学者希望通过农业保险计划来解决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的思路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障碍:首先是我国客观的农业耕种模式与入均土地占有方式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推广;其次,农业保险运营的成本高昂,无论是“诱导型强制保险”或者“半强制保险”,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再次,为了确定不同的灾害保险费率标准,必然需要制定相关的风险图,但我国当前的此类研究成果还不甚成熟;最后,与国外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相比,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明显滞后.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在我国救灾中所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相关的制度、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农业保险计划只能在部分地区试行,广泛推行的时机并不成熟.

农业保险 灾害 救济

闵祥鹏 邓方华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农林经济管理

重庆

中文

347-35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