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产率水平、劳动就业与宏观经济波动——标准RBC模型能匹配中国的数据特征吗

本文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利用Gali(1999)的分析方法把经济中的冲击分解为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使用Blanchard和Quah(1989)方法识别,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持续上升的驼峰特征;(2)劳动就业对正的技术冲击表现为先是立即下降,随后持续上升并回到初始状态,而它对正的非技术冲击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先升后降的驼峰特征;(3)技术冲击能解释很大一部分生产率与劳动就业的负相关性.把以上结论与RBC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中国生产率水平、劳动就业数据的特征与标准真实周期(RBC)模型分析结果不一致,这从实证分析上对中国RBC模型研究提供了一个质疑的视角.

生产率水平 劳动就业 标准RBC模型 脉冲反应函数

王君斌 王文甫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30039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厦门

中文

22-34

2008-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