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学校园规划的前置空间命题——书写校园人文故事的空间剧本

空间的本质,在形式操作理论背后,还深藏着更具支配性的空间命题,这个命题超越了空间外显的形式符号以及内在功能理性的范畴.大学校园的空间本质,从更深层的文化面向切入,不可避免地会碰触到最核心的空间人文意义命题——对大学生生活方式(life style)的想象.传统制式的校园规划理论,不是从千篇一律的配置原型肇始,就是从院系教学需求的功能性加以考量,鲜少探讨校园已经发生、正在进行或是将来期盼引发具有意义的校园事件和生活.这些事件和活动,经历时间沉淀就会衍生出许多校园故事,在师生之间流传而成就了校园的人文特性,故事结合相应的空间场景自然而然成为形塑学生生活的舞台.本文从台湾的几所大学校园意图寻求空间人文特性的改造过程中,反省和分析校园规划前置的空间命题为何?亦即:①大学空间与大学生生活剧本的关联性为何?②大学校园故事如何被挖掘、记录、想象和书写?③大学的人文特性转译为空间情境的可能性为何?

校园故事 人文特性 空间剧本

徐裕健

华梵大学建筑学系

国内会议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55-66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