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网磁暴干扰数据与太阳源驱动参数的相关性

  起因太阳磁场变化的太阳风暴及其对地球空间技术系统的影响是物理过程与模式极其复杂的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问题。由于目前对太阳风暴的认知有限,以及电网的规模巨大,评估太阳风暴电网故障或预测灾害是极其困难的前沿性课题。利用23太阳活动周我国500kV超高压电网和芬兰输油气管线的地磁感应电流(GIC)监测数据,以及SOHO/LASCO的日冕物质抛射(CME)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地点GIC与不同类型CME日面太阳源驱动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亮度不对称型晕状CME对GIC事件的影响最显著;日面西部爆发的晕状CME对GIC事件的影响比较大;以及GIC事件的强度主要决定CME的速度和导电体的构成等。研究成果对预测预报太阳风暴电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 太阳风暴 电磁干扰 感应电流 驱动机制

Wang Kairang 王开让 LIU Lian-Guang 刘连光 Zhao Chunhong 赵春红

Schoo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Changping Dist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国内会议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12EMI’)

武汉

中文

210-215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